close

Quagi Antenna


Quagi 唸作”ㄎㄨㄚ ㄍㄧ˙”,它是我所做過最簡單、效率最高的 VHF/UHF Beam Antenna。這支天線是以 Quad 作為反射及輻射元件,而其導波元件則和 Yagi-Uda Antenna 完全一樣,所以稱為 Quagi。


有關 Quagi 的文章最早出現於 1977 年 4 月份的 QST 雜誌,作者為 Wayne Overbeck / K6YNB,介紹他將 VHF Yagi 改裝為 Quagi 的經過並列出 144、222、432 MHz 8 Element Quagi 的尺寸。次年 2 月份,原作者又在 QST 雜誌發表了一篇 432 MHz 15 Element Long Boom Quagi 的文章,這兩篇文章經過整理後被收錄在 The ARRL Antenna Handbook 中,由此可見 Quagi 確有其獨到之處,值得大家一試。


Quagi 的研發過程

這個故事要追溯到 1970 年。在 1970 年 K6YNB 拿了一支號稱有 13.5dBD 的廠製 Yagi 到 West Coast VHF Conference 中量測,實測結果令人大失所望,竟然只有 6.4dBD。作者檢查天線發現並沒有組裝錯誤,就再拿一支同型號的天線去量測,結果也 是只有 6dBD 左右。於是一位老手告訴他問題可能就出在 Gamma Match,因為 Gamma Match 用在 HF 頻段效果還算不錯,隨著頻率升高 Gamma Match 的效率漸漸降低,到 了 144 MHz 效率已經好不到哪裡去了,到了 430 MHz 簡直無法使用。



怎麼辦呢?這支天線〞食知無味,棄之可惜〞,於是作者把輻射元件換成 Square Loop ,而反射元件及導波元件則不做改變,經過量測這支天線的增益變成了 9.8dBD,這樣 的結果實在非常令人振奮,因為理論上一個 Loop 的增益大約為 1 dBD 左右,而另外 多出來的增益則是因為少了 Gamma Match 而使得天線的效率提高的緣故,況且目前只 是把天線的輻射元件換掉而已,如果再將天線的其他部份重新最佳化則應該還有更好的 表現。

於是作者就和他的朋友 WB6RIV 花了一整個夏天的時間,以 Try and Error 的方法尋 找 Quagi 的最佳尺寸(這時候他們已經將輻射元件及反射元件換成了 Square Loop ) ,試想在當時電腦的軟硬體並不發達,在沒有辦法用模擬的狀況下,當然也只能 Try and Error。最後他們做出了 8 Element Quagi,在 144 MHz 方面,Quagi 為他們贏得 了三次天線比賽,而實測量到的增益約為 11.5~14.2 dBD (因為三次比賽所用的參考 天線並非完全相同,所以 3 次量出來的增益並非完全相同)。


Yagi-Uda Antenna、Quad Array 與 Quagi 的比較

一、就結構而言
無疑的,Quad Array 是比 Yagi-Uda Antenna 複雜多了,尤其在 HF 頻段,4 元件的 Quad Array 已經算是浩大的工程了,然而 4 元件 Yagi-Uda Antenna 還算好處理。在 VHF/UHF 頻段,Quad Array 的 Size 雖然不是問題,不過要處理每個元件的支撐卻令人心煩。

二、就匹配而言
單一個 Loop 的阻抗約為 100 Ω,在 Quad Array 中約降為 60~50 Ω左右;單一個 Dipole 的阻抗為 73 Ω,在 Yagi-Uda Antenna 中變為 40~30 Ω左右。由此可知 Quad Array 可以直接饋入,而 Yagi-Uda Antenna 則需要用匹配網路來提昇阻抗,如 Gamma Match、T Match、Hairpin 等,然而這些簡單的匹配網路在 HF 的表現還好,但是在 VHF 以上的頻率就很容易將信號衰減,於是好不容易從天線得來的增益,就被匹配網路 犧牲掉了。因此目前許多廠製的 VHF/UHF 都使用特別的匹配網路,但是製作麻煩,所 以就業餘的觀點來看,在匹配方面 Quad Array 是比較佔優勢的。

三、就增益與天線大小的考量而言
根據研究,2 Element Quad Array 約比 2 Element Yagi-Uda Antenna 多了 1.5 dB 的增 益。若固定天線總長度 (Boom Length),則 Quad Array 約比 Yagi-Uda Antenna 多了 2 dB 的增益;若天線的的元件數目相同,則 Quad Array 約比 Yagi-Uda Antenna 多了 1 dB 的增益;若兩支天線的增益相同,則 Quad Array 的長度通常只是 Yagi-Uda Antenna 的二 分之一。顯然的,在這方面 Quad Array 是佔了一點點優勢,不過對高增益的天線而言 ,這樣的優勢並不明顯。

四、就增益與製作的難易度而言
任何 Beam Antenna 都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剛開始的幾個元件可以使增益增加很快,但 到了一定數目以後增益的增加就很慢,也就是說為了增加一點點增益,往往要增加很多 元件才辦得到,這會使得天線變得又長又重,尤其 Quad Array 更是明顯。所以當元件 數目少的時候,Quad Array 較佔優勢;元件數目多的時候,Yagi-Uda Antenna 較佔優勢, 兩者可說是各有優劣。

Quagi 以 Square Loop 做為反射及輻射元件,以 Yagi-Uda Antenna 的方式來做導波元件 ,所以它有 Yagi-Uda Antenna 結構簡單、製作容易的優點,也有 Quad Array 直接饋入、 沒有匹配損耗的好處;在增益方面,他比 Quad Array 低一些,比 Yagi-Uda Antenna 高一 點,但和 Quad Array 複雜的結構比起來,Quagi 算是一個非常划算的設計。


Quagi 的製作

Quagi 的外觀和尺寸如圖和表一到表三所示。


  • 依照這個圖所架設,其場型為水平偏波。
  • 表一為 8 Element Quagi 各元件長度。 Reflector 和 Radiator 的數據是週長,Boom 是指支撐天線元件的主桿長度,也就是 Reflector ~ D6 的距離。
  • 表二是各元件之間的距離,最下面一行 Stack Spacing 是指並列兩支 Quagi 時,兩支天線的最佳距離。
  • 表三為 432MHz 15 Element Quagi 從 D7 ~ D13的長度與距離,而前面的 8 個元件如表一所列。
Length 144.5MHz 147MHz 222MHz 432MHz 446MHz Reflector 2200 2159 1432 711 689 Radiator 2083 2032 1359 676 657 D1 913 897 594 298 289 D2 908 892 590 297 287 D3 903 887 587 295 286 D4 899 878 581 292 283 D5 894 878 581 292 283 D6 889 873 578 291 281 Boom 4205 4126 2737 1405 1364
Table 1 : Element Length (Unit:mm)


Spacing 144.5MHz 147MHz 222MHz 432MHz 446MHz Re~Ra 533 521 346 178 173 Ra~D1 400 391 260 133 130 D1~D2 838 826 546 279 272 D2~D3 445 435 289 149 144 D3~D4 663 651 432 222 215 D4~D5 663 651 432 222 215 D5~D6 663 651 432 222 215 Stack 3350 3300 2170 1090 1060
Table 2 : Element Spacing (Unit:mm)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289 287 287 286 284 283 281 D6~D7 D7~D8 D8~D9 D9~D10 D10~D11 D11~D12 D12~D13 305 305 286 291 233 314 349
Table 3 : D7 ~ D13 Of 432 MHz 15 Element Long Boom Quagi (Unit:mm)

製作重點如下:


  • 以上數據乃是原作者經多次實驗所得到的最佳組合,若想要得到最好的效果,請使 用相同的材料和尺寸來製作,若使用不同的材料,則您可能要自行調整一些數據才 能使天線發揮最佳的效果。
  • 天線的主桿 (Boom) 必須使用不導電材質,如木棍、塑膠管等。使用木棍最為方便 。
  • 反射及輻射元件要用線徑為 2.0mm 外面有塑膠絕緣皮的電線製作,而且不能把絕 緣皮剝除。如果你用更粗的電線或鋁管,則長度可能要短一點;若用相同線徑的裸 線或漆包線,則長度就要長一點。
  • 表列反射元件及輻射元件的長度是指銲接後的總長度,所以在剪電線及銲接的時候 必須考慮銲接重合部份的長度。總之就是盡量將誤差控制在 3mm 以內最好。
  • 導波元件用直徑 3mm 的銅棒、鋁棒、不銹鋼棒或漆包線都可以。
  • 如果你使用方形木棍來做為天線主桿,建議您用”ㄇ”型夾線釘來固定導波元件最 方便。
  • 請注意饋電點的那個邊是與導波元件平行的。若導波元件與地面平行,那麼就是水 平偏波;若導波元件與地面垂直,那麼就是垂直偏波。
  • 理論上,饋電方式應採平衡式饋入,實際上並不講究這點。你可以將同軸電纜或M 座直接銲在饋點上,重點是把握第 4 點的原則。
  • 輻射元件及反射元件的 Square Loop 不須刻意折得很漂亮沒關係。
  • 調校時若發現 SWR 最低點不在原來的設計頻率時,適度地修剪輻射元件的長度即 可。
  • 若諧振頻率已經調整好但 SWR 稍稍偏高,則可以把輻射元件稍稍折成〞ㄑ〞形來 調整。

使用經驗

一旦你做完並調整好你的第一支 Quagi,你就會發現它的製作實在太簡單了,以後大概 不到 1 小時就可以再複製一支。


我曾經製作過一支 432 MHz 9 元件的 Quagi 用來參加 85 年的 Field Day 通信比賽 ,僅利用 3W 的功率即可由新竹通聯至臺南、南投、臺中、臺北,並且和臺北 20mW 的 電台完成通聯,可見 Quagi 的收發特性均佳。而我的朋友 Daniel 所使用的 432 MHz 8 元件 Quagi,裝在屋頂上已經兩年了,其主桿(木條)仍未腐蝕斷裂,可見木頭的耐 候性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差。


再次強調 Quagi 有製作簡單、材料便宜、高效率的優點,不管您是製作定向天線的高 手或菜鳥,您將發現 Quagi 將是您的最愛,如果您正想要自做定向天線,不要考慮了 ,就是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578俱樂部 的頭像
    578俱樂部

    中部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聯誼會

    578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